活埋大清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嘩啦啦……” 壹盆涼水猛地就澆在了正睡得香甜的朱和盛的腦門上,朱和盛壹個激靈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69章 吳應熊,妳社死了!

活埋大清朝 by 大羅羅

2022-8-21 10:22

  吳應熊現在還哪兒經得起嚇啊!
  他都快給嚇死了!
  吳應熊本以為潮州突然冒出來的那個朱三太子是個救苦救難的菩薩,沒想到這家夥竟然是個索命的閻羅……不,不是那朱三太子的錯,是楊起龍和尚之信兩個沒義氣的混賬王八蛋的錯!
  怎麽就偽造出壹份崇禎皇帝讓他爹吳三桂保朱三太子的遺詔呢?
  這是要逼反他爹吳三桂啊!
  所以吳應熊今兒從消息非常靈通的尚之典、耿星河那裏壹聽說崇禎遺詔的事情,馬上就不行了。整個人就急昏過去了,最後還是讓人擡回來的。當他躺到建寧公主肉乎乎、軟綿綿的懷抱之中,才稍微感到了壹些安全感,也恢復了知覺。然後就開始哭著給自己安排後事了!
  “棺材,快去買棺材,要楠木的,別不舍得花錢,錢已經沒用了。”
  “壹口不夠,世霖、世璠還得睡呢!也得給他們買,也要楠木的!”
  “格格,我們父子都要死了,妳可怎麽辦?嗚嗚……”
  聽見他的話,建寧公主,還吳應熊的倆兒子,還有公主府的管家奴才吳忠旗都不知道該怎麽安慰這位躺平等死的平西王世子了。
  不過這幾個人還有最後的壹個希望——就是吳應熊的大師爺兼謀士左春秋左半仙……這左春秋原是個明朝的秀才,天津衛人,在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的時候來投。
  這家夥自稱很會看相算命,剛壹投到吳三桂門下就掐指壹算,算出吳三桂有皇帝命,結果差壹點給壹心投韃的吳三桂砍了!還是陳圓圓看他可憐,說了好話,才饒了壹命。
  不過他喜歡泄露天機的毛病壹點沒改,後來跟著吳三桂當師爺的時候,還壹天到晚給人相面……也不給吳三桂的人看相,專給滿洲人和滿洲人的好奴才看,而且還是偷偷的看,看完之後就在私底下胡說。
  也沒什麽好話,不是這個短命,就是那個不能善終……把順治、多爾袞、多鐸、阿濟格、尼堪、孔有德、耿仲明、沈誌祥等人都詛咒了壹遍。
  後來吳三桂都不敢讓他在雲南呆著了……這個人太危險了!還是讓他去北京給鰲拜、蘇克薩哈這些讓人討厭的顧命大臣好好算壹算吧。
  所以這個左春秋就到了北京,成了吳應熊的心腹。而這個左半仙也給吳應熊算了……沒說什麽時候死,就說讓他想方設法跑,哪怕是九死壹生也得跑出北京!
  對於這個結果,吳應熊那是相當相信的。
  但他還是跑不了啊!
  天羅地網罩著,他能往哪兒跑?
  而今兒噩耗傳來,吳家人也都知道在劫難逃了,所以就只能看著那個上了年紀,瘦得跟竹竿似的的左半仙能說出什麽好話來了?
  只看見左半仙在那裏聚精會神地數手指頭,數了好壹會兒,這才松了口氣道:“暫時死不了!”
  暫時死不了……還真是鼓舞人心啊!
  畢竟看長遠,凡人皆有壹死!
  “能不能跑?”吳應熊這個時候想起跑了。
  “跑不了了,”左半仙搖搖頭,“這事兒不出,世子爺要跑還是能成功的……畢竟朝中那麽多人收王爺的銀子,事到臨頭總要行個方便。可如今誰還敢開這個方便之門?”
  “那暫時死不了……又怎麽說?”吳應熊抖著聲音問。
  左春秋嘆了口氣,道:“王爺並無反心,而世子爺對朝廷也是忠的,之前種種,都是為了自保。這個道理,皇上也不是不明白……以皇上的英明,在眼下潮州朱三太子日益做大,鄭經、邱輝之流蠢蠢欲動之際,是不會殺了世子爺逼反王爺的。
  真正的危險,在於皇上和王爺之間再無信任,以後君臣之間,只有互相利用,而無壹絲君恩臣忠。
  而王爺、世子和其他非西選臣子之間,也再無壹絲的同僚之誼,甚至連酒肉朋友都做不成了。他們對待我平西王府能夠公事公辦,就已經很有良心了……恐怕從今往後,朝中就再無壹人敢為王爺、世子說句公道話了。”
  吳三桂、吳應熊這兩父子現在的處境,用後世的話說,叫“社死”!老漢奸吳三桂還好壹些,他畢竟人在雲南,身邊還有壹大群心腹爪牙和精兵強將,所以老漢奸的“社死”只是半死。可吳應熊就慘了,他人在北京,就在康熙皇帝刀口下坐著,隨時壹刀了賬!本來他還交了不少有錢有勢的朋友,也許還能在關鍵時刻拉他壹把。
  現在好了,社死了,再沒人幫他說話了,人家不狠狠踩兩腳就已經很對得起良心了。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對吳應熊不利的消息都會被放大!而任何對吳應熊有利的事情,都不會有人提!
  如果康熙皇帝頭腦發熱要殺吳應熊,恐怕也不會有人進諫攔阻……
  就在吳應熊心如死灰,淚流滿面的當口,他的壹個親兵頭目腳步匆匆的奔進來了,進門後連打千禮都忘了行,只是紅著眼睛道:“世子爺,索額圖帶著禦前侍衛來抓您了!讓兄弟們保著您和兩位小爺壹起殺出去吧!”
  吳應熊壹聽這話就哭了,“殺不出去的,索額圖都帶了大兵來了,咱們府裏才多少人?打不過的……”
  那親兵頭領拍著胸脯道:“世子爺莫怕,那索額圖只帶了二十個黃馬褂來抓您,我們府裏有二百名勇士,都是跟著王爺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
  “就二十個黃馬褂?”吳應熊壹下就不哭了,“還有沒有步軍衙門或巡捕三營的兵?”
  “沒有,攏共就二十個黃馬褂。”
  吳應熊聽了這話就稍微放心些了,勉強坐直起來了,“那就不是來抓我的……快快,快開中門迎客!”
  ……
  就在吳應熊大開中門迎接索額圖的時候,南書房內的會議還在繼續。當然不是在討論殺不殺吳應熊的問題……這個問題不用討論,也不能討論,必須聖心獨裁!
  別看這康熙皇帝今年才二十歲,但他的心機和城府,卻連許多老謀深算的臣子都比不了。而且他還特別善於洞察人心,知道“崇禎遺詔”壹出,滿朝文武對吳三桂父子避之有恐不及,不僅不會有人替他們說半句公道話,反而會通過喊打喊殺來和吳家父子劃清界限。
  這個時候和臣子和奴才們討論吳應熊的生死,那就是在為難臣子和奴才,也在給自己找麻煩——人人喊殺,他這個皇帝怎麽辦?殺了,那吳三桂馬上就反了,誰去打?不殺,又顯得軟弱可欺。
  所以康熙幹脆不提這事兒,殺不殺的,聖心獨裁!
  他之前對於“鰲拜造反”的傳言,也是這麽應對的,兩場可能爆發的危機,就被他暫時化解了。
  而康熙現在和大臣們討論的,則是要不要派出八旗天兵南下廣東的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在熊賜履、薛章、鄧忠他們日夜兼程返回北京之前,就由六百裏加急送到北京了。
  不過大清朝廷並沒有在第壹時間做出決定,而是暫時擱置了這個問題。原因嘛,當然是明擺著的……八旗勁旅、天兵無敵的神話可萬萬不能戳破了!
  要不然別說吳三桂要反,就連耿精忠、尚之信,甚至娶了孔四貞的孫延齡,都有可能扯起反旗和大清朝幹。
  所以在派出“天兵”的問題上,大清朝廷壹直是非常謹慎的。
  但是現在,廣東的局面大壞,米思翰這個欽差大臣又是個光桿大臣,這樣下去也不行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