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活捉康麻子,打倒大清朝(8)
活埋大清朝 by 大羅羅
2022-8-21 10:22
裝甲擲錘炮兵……是由壹種裝上了鐵甲的盾車,壹種用來發射超口徑糖藥開花彈的輕型臼炮,加上負責推車、開槍、射擊、肉搏的步兵,負責發炮的炮兵,以及負責掩護炮兵、步兵前進,並且在敵人的陣型崩潰後負責發起突擊的擲彈騎兵所組成的,高度合成化的先進兵種!
總之,就是非常厲害,非常先進啦!
不過這種“高度合成化”的先進兵種,也沒有乍看上去那麽復雜。其實就是把盾車升壹下級,在木盾的表面覆上幾塊打得很薄的鐵片,這樣就不容易被鳥槍、斑鳩腳槍打出的鉛彈,還有火炮射出的霰彈擊穿了。
當然了,這種升級版的裝甲盾車也只能在比較遠的距離上扛住鉛彈、霰彈,距離近了最多擋壹下鳥槍,想要擋斑鳩腳火槍都不可能,更別說火炮了。
但是這種“比較遠”的防彈距離,對於跟在裝甲盾車後面的輕型臼炮來說就足夠了。
這種輕型臼炮加上超口徑彈,也就打個壹二百步的,再遠也打不了,就算能打也沒啥準頭。
而壹百來步的距離上,裝甲盾車已經足夠防禦火槍打出的鉛彈、防住火炮打出的霰彈了。
而且這種盾車的高度比較低,就是壹人高,所以大炮轟出實心炮彈也不大容易擊中它。
隨著壹陣緊似壹陣的鼓聲在十裏鋪前沿不斷響起,壹臺臺在太陽光底下閃爍著寒光的裝甲盾車,就從剛剛成型的吳軍大陣中被緩緩的推了出來,然後又拼湊出了壹道“鐵墻”。
從清軍陣後升起來的望鬥中看去,在這些“鐵車”後面,是數千步軍、騎兵和數十輛不知道裝著什麽東西的馬車。
其中壹部分步兵是負責推鐵車的,沒有披甲,上身只穿了件短褂,彎腰推著“鐵車”的推桿,喊著“大總統……萬歲!”的口號努力向前。
跟在他們身後的,是壹排排的火槍手、弓箭手、長槍兵、擲錘兵、刀牌兵。粗略地數數,足足有十六七排,每壹排都不下二百人,光是這些就有三千多名戰士。
這些戰士全都披掛整齊,戴著明朝式樣的飛碟盔,披著布面甲,如墻壹般的緩緩推過來。
再後面則是壹百多輛馬車,馬車上不知道放著什麽東西?都用油布遮著,遠遠的看不清楚。每壹輛馬車邊上,都跟著五六個步行的士兵。
最後壓軸的則是上千名騎兵,也都頭戴飛碟盔、身披布面甲,背著弓箭和長槍,緩緩而行。
而在隊伍最後,還有壹個披著鱗甲,裹著紅色披風,頭戴壹頂銀光閃閃的鳳翅盔的青年武將,他身旁還有人替他舉著將旗,上面有個醒目的“吳”字。
雖然這支部隊距離清軍陣地還比較遠,但是這殺氣已經滾滾而來了!
卓布泰低聲嘀咕著:“這是……吳世琮吧?這些鐵車兵又在搞什麽鬼?”
卓布泰沒見過吳世琮,但是他卻聽人說過吳三桂有壹個非常能幹的“大孫子”,年紀輕輕就能領兵打仗,在雲南攻打各路土司時就沒輸過。
“這麽遠,這是要……”看著鐵車陣緩緩向自己這裏逼近,卓布泰突然明白了什麽,馬上張口大呼:“放炮,命令炮隊放炮!”
望鬥底下站著清軍的號手、鼓手和傳令兵,聽見卓布泰的吼聲後,馬上就有號手吹響了號角。
大清炮隊就要上場了!
話說這康熙年間清軍的火炮可不弱!
除了神威無敵大將軍炮、武成永固大將軍炮和威遠將軍炮之外,還有比較輕型的將軍炮和子母炮。
特別是由佛朗機炮改進而來的子母炮由其精良,這種火炮的重量很輕,只有八十到壹百斤,炮身細長,子銃的制作非常精密,氣密性極佳。不僅可以發射鐵砂彈,還可以發射實心彈轟擊敵人的戰船。
不過包括神威無敵大將軍炮、武成永固大將軍炮、威遠將軍炮和子母炮在內,這些比較先進的火槍都是所謂的八旗火器!
在康熙初年時綠營還有子母炮,但是在歷史上,平三藩、收臺灣之後,康熙就諭大學士等曰“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斷乎不可”……當然了,康熙朝時,綠營兵也不是完全不能裝備這種先進的八旗火器。只是康熙皇帝的朝廷不再給錢買裝備了,下面有實在熱愛大清的好奴才自掏腰包“捐造”,這位“聖主”實在不好意思拒絕,也會同意的。
誰讓康熙皇帝好面子啊,下面的人那麽愛大清,妳個聖君怎麽能不許呢?不許愛大清,這看著像昏君啊!
比如那個平三藩後就不值錢了的老奴才孫思克,還有個姓天方教的奴才金國正都是真愛大清的,自己掏錢造炮保衛朝廷。
不過到了雍正朝,真愛大清的奴才要自掏腰包為朝廷造炮也不允許了!雍正沒那麽好面子,眼睛裏也揉不得沙子……
再後來下面的工匠壹直沒活,當兵的也沒炮可以玩,漸漸的就不會了。
可惜現在大清的炮匠和炮兵都還很會鑄炮、打炮,所以卓布泰壹聲令下,放列在陣前的百余門將軍炮、子母炮和威遠將軍炮就壹起打響了。
壹時間,清軍陣前那是炮聲隆隆,煙霧騰騰啊!
不過吳世琮指揮的裝甲擲錘炮兵卻沒有因為清軍開了炮而停止前進,而是頂著清軍的炮擊繼續向前,只是原本騎在馬背上的騎兵都翻身下馬,以減少中彈的概率。
實際上,清軍的這些火炮在打擊裝甲盾車時的效果並不好。他們的將軍炮不過是三四百斤的輕炮,打出的實心彈只有壹斤左右。雖然足以擊碎盾車,但是因為射擊精度比較差,遠壹點就打不著。
至於威遠將軍炮那是臼炮,現在打得是實心彈……純嚇唬人而已。
唯壹可能威脅到裝甲盾車的是那種炮管細長的子母炮!
這種火炮說是炮,實際上就是壹把大號火槍,在發射實心鉛彈的時候因為管子長、鉛彈也中,所以精度不錯。在壹百多二百步的距離上,也能比較容易的擊中那些裝甲盾車。
但現在,那些盾車距離還遠……
與此同時,吳三桂軍陣中的百余門千斤以上的將軍炮也發出怒吼了!
這些千斤以上的將軍炮發射的都是三四斤重的石彈,火力可比清軍的大炮猛多了。而且它們射擊的目標也不是緩緩移動的車輛,更不是布列在清軍陣前的大炮,而是剛剛擺好的清軍步陣。
壹枚又壹枚三四斤重的石彈,呼嘯著破空而至,重重打在了那些“已為奴才”、“已為包衣”和“將為包衣”的綠營兵身上——綠營兵哪怕是當了奴才,也低於包衣奴才兵、八旗兵!
所以挨炮子的事兒,必須他們先上!
不過大清主子還是為綠營奴隸兵們準備了“防炮盾車”的——就是普通盾車,擺放在“綠奴才”們的前方,再配合上綠營兵專用的虎頭盾牌。
這樣大部分綠奴才就看不見吳軍的大炮正在開火了……看不見,當然就不用怕了。
而且就算害怕,現在也只能挺著挨炮轟!
因為包衣奴才兵和八旗兵,現在就在他們身後壓陣,誰敢後退半步,就是格殺勿論啊!
好在吳軍使用的石彈落地後不會再彈起來,只會化成四散飛濺的碎石,雖然會打得綠營奴才們頭破血流,死相難看,淒慘的叫聲頓時就在綠營奴隸兵的陣地上響起。
但是“綠奴才”們還能頂住,因為後面的包衣奴才和八旗奴才還是很安全的。只要二主子、大主子們沒事兒,綠營奴隸還有什麽好抱怨……頂著就是了!
而就在這些“綠奴才”們覺得傷亡尚可忍受的時候,前方忽然響起了壹陣刺耳的嗩吶聲。然後“大總統……萬歲”的口號聲便戛然而止了。
有些綠營兵透過盾車之間的縫隙向前張望,就發現那壹排閃閃發亮的“鐵盾車”不知什麽時候已經停止了前進……就在約莫二百步外!
有什麽不好的事情要發生了吧?
這些“綠奴才”剛想到這裏,那排鐵盾車後面就忽然傳來了壹陣轟鳴,然後就看見數十上百個黑點以極快的速度淩空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