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懷王

臘月青梅子

歷史軍事

“如果上天再給我壹個重來的機會,我壹定不會禽獸不如,而要做壹個貨真價值的禽獸。”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

大楚懷王 by 臘月青梅子

2019-5-21 20:11

  另壹邊,昭雎在城頭接連觀察了聯軍數日,卻見城外的聯軍壹直都沒有任何異常行為,不是在打造攻城器械,就是通過鴻溝將各種器械運過來。
  十天後,就在昭雎在城頭上巡視的時候,陰君快步走了過來:“令尹,探子來報,聯軍出營了,而且他們出營之後,壹分為五,其中三支大軍向我陳城而來,另有兩支軍隊分別向南向北而去。”
  聯軍要攻城了?
  昭雎目光壹凝,應道:“好,隨本將去城北壹觀。”
  “諾。”
  來到城北沒多久,昭雎就見壹支打著魏國旗號,約五萬人的大軍正向陳城殺過來。
  “令尹,東面的昭應將軍與西面的黃君來報,東西兩面全都出現壹只五萬人左右的魏軍。”
  “令尹,剛剛探子來報,不久前出營的另外兩支聯軍,正向我護城河的河口而去。似乎他們的目的是要截斷水流。”
  昭雎點了點頭,然後目不轉睛的看著前面的魏軍,待魏軍擺開陣勢之後,見到魏軍中的器械全都是用來運土填溝的大盾與轒辒車,以及大量的土袋。
  見此,昭雎淡淡的道:“聯軍這是要攻城了。”
  說著,昭雎又皺了皺眉,然後轉頭向身側的陰君問道:“陰君,這幾天城外的聯軍可曾分兵南下。”
  陰君想了想,搖頭道:“自從聯軍到了城外後,我們的探子壹直都盯著他們,未見聯軍有分兵跡象。”
  “那穎水的水師,還有穎南的城池,可曾有發現聯軍渡河的跡象?”
  “沒有。”陰君依舊搖頭道:“在下這幾天都沒有接到類似的消息。”
  昭雎聞言點了點頭,然後有些疑惑以及遺憾的向城外的聯軍看去,暗暗嘆道:“可惜,聯軍以七十萬之眾,實力遠超我陳地,而陳城以南的地區,大都空虛異常,這種情況下,聯軍竟然能忍住誘惑,沒有南下攻打我空虛之地。”
  想著,昭雎露出沈重之色道:“看來這場戰爭不是短時間內就能結束的了,有的打了。”
  陰君聞言附和道:“令尹所言極是,這次各國伐我,最少也要維持壹年以上,若是戰事不順,遊說秦韓宋三國失敗,恐怕這場守城戰,將會持續兩三年。”
  昭雎聞言,長長壹嘆。
  當日,魏軍在城外填河壹日。
  接著,次日齊軍接替魏軍展開填河,其後秦韓宋三國依次輪換。
  第十三日,又輪到秦國攻城的時候,昭雎站在城北的城樓上,看著城外不斷向護城河填土,以及不斷朝城中射箭的秦軍,眉心緊鎖道:“陰君,五國依次攻城,雖然他們的進攻方式都壹樣,但是本將怎麽老感覺秦韓兩國的進攻不如齊魏兩國強烈呢。”
  陰君壹聽,恍然大悟道:“我說之前我怎麽感覺怪怪的,原本還沒有發現,現在聽令尹這麽壹說,才發現秦韓兩國的攻勢不如齊魏兩國強烈,甚至連宋國也比不上。”
  說著,陰君立即拱手道:“令尹,末將請求查看這十幾天的攻城記錄。”
  “去吧。”昭雎點頭道。
  不多時,陰君拿著三卷竹簡,帶著壹絲喜色來到昭雎身側,然後拱手將壹卷竹簡遞給昭雎道:“令尹請看,根據城北記錄官的記錄,以聯軍轒辒車壹個來回做為壹波攻擊,秦國壹天的攻擊頻率比齊魏兩國少了接近七波左右,而韓國比秦國強點,但也則比齊魏兩國少了三四波。
  這僅僅還是北面的情況,情況最誇張的還是黃君負責防守西面,秦韓兩國在那邊的攻勢比我們這邊弱多了。”
  此時,昭雎將北部的大概情況看完,發現的確陰君所說。
  看罷,昭雎又將竹簡交還給陰君,失笑道:“本將早就知道五國各懷鬼胎,攻打陳城之時,肯定會有壹些人偷奸耍滑,現在看來,五國這才剛剛開始攻城,就顯露端倪。
  若是等五國填平護城河,還是如這樣壹般攻城,那本將有信心,可以壹直堅守到五國軍糧耗盡,直到他們自己退卻。”
  說著,昭雎情不自禁的笑了出來。
  昭雎身側的眾人見狀,全都跟著他大笑不止,壹時間,城樓彌漫著楚將爽朗的笑聲。
  五國攻城兩月後,護城河全部被填平,聯軍正式對陳城城墻展開攻擊。
  這壹次,五國依舊是輪換著攻打陳城。
  很快,十天時間壹晃而過。
  第十天夜裏,三面城墻的楚軍戰損結果匯總到壹起。
  此時,陰君壹見結果,壹邊將結果交給主位上的昭雎,壹邊笑道:“令尹,不出所料,秦韓兩國依舊像以前壹樣消極怠戰,不僅是秦韓兩國,連宋國在強攻陳城時,都刻意保存實力,沒有全力攻城。”
  昭雎聞言,立即從陰君手中接過戰報,然後迅速的瀏覽起來。
  果然,齊魏兩國對陳城的攻勢最為強烈,每次齊魏兩國攻城時,楚軍的傷亡都是最大的,幾乎達到了兩千余人每天。
  當然,這兩千余人中,大部分都是受傷,戰死約為十分之壹二。
  而每當其他三國攻城時,楚軍的傷亡全都大為減少。甚至,前日秦軍攻城時,黃君鎮守的西面城墻,戰死者竟然不足十人。當然,黃君所部的收獲也很少,大部分的秦軍士卒爬上城墻後,壹見情況不對,就迅速撤退,守城將士往往追之不及。
  昭雎看到這,頓時感嘆不已,若是秦魏兩國也是這樣攻城,那他可以堅守陳城兩百年。
  ···
  壹個月後。
  這壹日,又輪到秦軍攻城。
  此時,匡章與公孫喜默默的站在戰場後陣,觀看秦軍攻城。
  雖然戰場上的廝殺聲不比他們齊魏兩國攻城時小,甚至猶有過之,但是,他們倆壹看秦軍使者興沖沖的爬上城墻,然後大多數人沒有爬上城墻,就莫名其妙的掉了下來,就算有人能爬上城墻,也全都沒幾個呼吸又從城墻上跳了下來。
  而楚軍似乎也和秦軍形成默契,砍了第壹刀,就絕不砍第二刀,更加不會追擊那些後退的人,儼然有古之君子之風。
  二人觀戰兩個時辰後,見秦軍如此反復循環,基本上沒有那個秦軍士卒能在城墻上堅持十個呼吸。
  見此,二人心都涼了。
  尤其是公孫喜,他見到秦軍攻城的這壹幕,不禁想起他二十年前參加的五國攻打函谷關的戰事。
  那壹次,也是只有三晉真的攻打了函谷關,而楚燕則是在戰場上充人數,五國攻打函谷關近壹年,卻沒有撼動函谷關分毫。
  而這壹次,似乎悲劇又在重演。
  不,這次更慘,這次只有兩個國家出力,卻有三個國家在混。
  想著,公孫喜臉色難看的對匡章道:“章子,不能這樣下去了,若是我們五國依舊像這樣攻城,往往我們齊魏兩國剛剛將楚人的士氣打壓下去,然後經過秦韓宋三國攻城,楚人的士氣又再度高漲。
  如此反復,在下擔心楚人還沒有傷筋動骨,而我們齊魏兩國就先頂不住了。”
  “不錯,不能這樣繼續下去了。”匡章聞言,同樣臉色不好看的點了點。
  他現在算是知道為什麽之前的函谷關之戰,五國攻打秦國近壹年,不僅沒將秦國的囂張氣焰打壓下去,反而讓秦國的氣焰更加囂張,以至於後來秦軍竟敢出城而戰,向人數遠超自己壹方的聯軍發起反攻,然後五國百萬聯軍壹觸即潰。
  若是像這樣打下去,匡章很懷疑,壹年後楚人會不會出城向齊魏兩國發起反攻,然後兩國大敗,接著五國退兵。
  而後,匡章又想起十幾年前的各國伐齊,以及上壹次的六國伐楚。
  這兩場戰事,各國可都是全力以赴了。
  同樣是各國聯軍,為什麽會有這麽大的區別?
  匡章思緒壹轉,便想通了。
  雖然壹國的強大,能將其他國家整合在壹起組成聯軍,但是,只有利益才能驅動各國壹往無前。
  無論是之前伐齊還是伐楚,各國只要獲勝,就都可以直接獲得大量的好處。
  而這次五國攻打陳地,秦齊兩國可是沒有任何直接好處,而且宋韓兩國的好處也少,只有魏國的好處是最大的
  如此···
  想著,匡章遲疑了壹下,轉頭看向公孫喜道:“犀武將軍,如今五國伐楚,秦韓宋三國行動滯緩,攻城乏力,此時此刻,不知將軍有何高見?”
  公孫喜聞言,頓時沈默了。
  他自然是知道三國為什麽在進攻陳城是如此乏力,但是,要想讓他拿出辦法來,他卻拿不出來。
  不是沒有辦法,而是不願開口。
  就比如說,現在將聯軍壹分為二,讓秦韓聯軍去攻打穎南,那秦韓聯軍壹定會像打了雞血壹般,沖動而狂爆。
  但這麽做對魏國來說很不利,甚至好處還沒有害處多。
  如此···
  公孫喜沈默許久,然後才無奈的開口道:“章子將軍,為了給楚人不斷的施加壓力,防止楚人恢復士氣,在下以為可以讓五國壹同攻城,我齊魏宋三國攻打東北兩面,讓秦韓兩國去攻打西面。”
  匡章聞言,想了想,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公孫喜不願意說的事情,他也不願說。
  他雖然是聯軍主將,但是,其他國家可不會全都聽他的。
  三國攻城時混日子,他能怎麽辦,好言相勸,三國未必會聽,嚴厲斥責,三國會心生不滿,殺人立威,則三國立即倒戈。
  想著,匡章無可奈何的道:“善,將軍言之有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